紅茶是一種完全發酵的茶,含有大量的酚類物質。從臨床試驗結果來看,它具有抗氧化、降血脂、抑製動脈硬化、增強毛細血管功能、抗突變等作用。但是你知道紅茶是怎麼做的嗎?如果你不知道沒關係,下麵我們一起來看看。
紅茶是怎麼做的
紅茶采摘:
1.采摘幼齡茶樹。
在正常肥水管理條件下,春茶後期兩次整形修剪後的茶樹幼樹高度可達45cm以上,第三次整形修剪後茶樹高度可達60cm左右,可采用“打頂留葉”的方法采茶。
標準:春茶留二三片葉,挑一芽一片二片葉;夏季茶葉兩葉,采一芽一葉;秋茶葉一片,葉一兩片。在采摘茶樹幼樹的過程中,要注意“采頂養邊、采高養低、采密養稀”的原則。茶樹幼樹經過整形、修剪、打頂、采葉三次後,在樹高60~80cm,樹寬130cm左右時,可采用成年樹采摘措施進行管理。
2.采摘成年茶樹。
成年茶樹應堅持“以采為主,采留結合,及時開采”的原則,才能在較長時間內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。春茶是用名優茶料製作而成,多為單芽、一芽一葉始或一芽一葉始。如果其中5%符合開采標準,就可以采摘茶葉。采摘名茶需要嫩,甚至需要原料。一般第一次摘一芽一葉,第一次摘一芽一葉或者單芽摘。
標準:散裝紅條茶、綠茶、碎紅茶要求原料嫩度中等,一般采用一芽二葉三葉為主料,采用嫩對生葉。對於油茶和六堡茶,要求采摘基本成熟的新芽,剪兩三片葉子。一般可采用“全年留魚葉”或“春夏留魚葉,秋茶留一葉,及時、分批、按標準采留”的方法。
3.機械采茶。
近年來,我國大型茶園推廣試用的采茶機有兩種:雙擔架式、機動式、螺旋滾刀切割式、采茶機和臥式旋刀式。這兩種采茶機采摘質量好,操作方便,能適應各種地形的茶園作業,工作效率比人工采茶機提高10倍左右。在試種和推廣采茶員的茶園,應適當加強施肥措施。
4.鮮葉管理。
采摘的鮮葉應及時運送到茶葉加工廠,經專人驗收後,應盡快鋪在幹淨陰涼的房間內,盡量保持室內通風。鮮葉用50-100公斤的幹淨竹籃運輸,以避免擠壓,減少運輸過程中的損壞。一般要求鮮葉采摘後4小時內進廠。如果不能及時送到茶廠,必須防曬、防雨,並放在幹淨通風的地方保鮮。
紅茶加工技術:
1.萎凋。
萎凋可分為室內加熱萎凋和室外陽光萎凋。萎凋程度要求鮮梢失去光澤,葉片質軟莖不斷斷,葉脈透明。
2.揉撚。
建國初期,茶葉是用雙腳揉製的。20世紀50年代,采用鐵木結構的雙支腿液壓卷茶機。20世紀60年代,對揉撚工藝進行了改進,采用鐵55電動揉撚機,提高了泡茶效率。揉撚時,使茶汁流出,將茶葉揉成條狀。
3.發酵。
發酵,俗稱“發汗”,是最重要的環節。是指將揉撚好的茶胚裝在籃子裏,輕輕按壓,蓋上溫水浸泡的發酵布,以增加發酵葉的溫度和濕度,促進酶活性,縮短發酵時間。一般5~6小時後靜脈呈紅棕色,可以烘烤幹燥。發酵的目的是使茶葉中的多酚在酶的促進下發生氧化,使綠茶綠變紅。
發酵是形成紅茶色、香、味特征的關鍵過程。一般將扭曲的葉子放入發酵架或發酵車上,然後進入發酵室進行發酵。茶多酚氧化酶的氧化聚合需要掌握合適的溫度、濕度和氧氣量。
4.烘焙。
均勻收集中度發酵的茶葉,放在水篩上,每篩攤2~2.5公斤左右。然後把水篩放在架子上,用純鬆木燒。因此,種族紅茶具有獨特的純鬆煙風味。
5.複焙。
茶是一種容易吸水的物質。出售前必須重新加熱,以保持其內部物質,含水量不超過8%。
以上是關於紅茶是怎麼做的的相關介紹。總的來說,紅茶品質之所以這麼好,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紅茶對生產的要求嚴格以及采摘的嚴格控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