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平猴魁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,在安徽黃山猴坑村,穀雨期間采摘。這裏的山很高,土壤肥沃,雲朵迷蒙,給猴魁創造了一個獨特的蘭香,甜蜜,新鮮和涼爽的猴韻。太平猴魁產地有限,產量稀少,而且中國領導人多次把它作為國家禮物贈送給外國朋友,所以猴魁絕對可以擔當“綠茶”茶王的稱號。太平猴魁被譽為“綠茶之王”,是名副其實的綠茶!
太平猴魁屬於綠茶的範疇
太平猴魁中國傳統名茶,中國曆史名茶之一,屬於綠茶範疇,產於太平縣,安徽(現黃山黃山區)。這是最好的茶葉,久負盛名。
其他的綠茶都很小而且嫩,但是太平猴魁看起來很大,有5-7厘米長的葉子和一個芽在兩片葉子裏。壓出的茶扁平而直,自然而舒展,隱藏著白毫。它有一個好名字“猴魁兩頭尖,不散不翹不卷邊”。
因此,太平猴魁在茶業中也被稱為“高富帥”。它曾作為國茶贈送給外賓,深受國內外茶客的喜愛。
太平猴魁生產技術
1.采摘:
一般來說,是在穀雨前後開放采摘的。清晨,霧靄中上山。當霧退去,工作就結束了,在漫長的夏天到來之前,采摘就停止了。在采摘過程中,嚴格遵循“四采”原則:采摘高山,不采摘低山;選擇陰山而不是陽山;采摘生長旺盛的大茶樹,不要采摘其他品種的茶樹;采摘直而強的嫩枝,而不是弱枝病枝。
2.揀尖:
揀尖是太平猴魁生產中的一個特殊工序,即從第二片葉子的莖上掰下三四片葉子的芽,留下兩片葉子的芽,俗稱“揀尖”。
3.鋪展:
將精心挑選的鮮葉材料鋪展在竹板或竹席上。短時間的攤放會使鮮葉損失少量水分,便於殺青,也有利於內含物的轉化,對猴魁的香氣和口感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
4.殺青:
即高溫油炸使茶葉中的活性物質失活。翻炒時,要求“輕拿輕放,保持幹淨,然後搖開”。殺青的葉子應該是完美的尖的,莖和葉應該是連接的,自然直的,葉子應該是展開的。
5.理條:
用手將要從鍋裏取出的葉子一片一片地弄平,均勻整齊地放在一個特製的木製鐵網盒上。在猴魁太平,用手指將兩片葉子包在嫩芽周圍,形成一芽兩片的獨特特征
6.壓製成型:
將拉直的茶條放在專用成型機上,用木輥輕輕卷起,手工壓平成型。
7.毛烘:
毛烘也叫頭火,是用炭火烘焙的。一個脫水鍋配有四個烘幹籠,火溫依次為100、90、80和70。邊烘烤邊擠壓,直到60-70%幹燥,然後烘烤並冷卻。
8.足烘:
火的溫度應控製在70左右,茶葉的形狀應在用錦墊烘烤的同時通過壓製來固定。經過5-6次翻麵和烘烤,大約90%被烘幹,然後下烘鋪展。
9.複焙:
它也被稱為老火。在60左右烘烤時翻轉。當足夠幹了,趁熱把它們放進桶裏,把箬葉墊在桶裏,增加猴魁的香味。茶冷卻後,用焊接密封。
這樣,一片葉子就完美地變成了美味的太平猴王。